扫一扫关注我们

海螺型材:节能门窗材料的领导者

发布日期:2015-5-26  浏览次数:7842

文章来源:公司投稿  

  芜湖海螺型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安徽海螺集团投资控股的新型化学建材企业,是海螺集团实施“跨地区、跨行业”发展战略的窗口企业,1995年建成投产,2000年5月借壳红星宣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0619),是中国首家以塑料型材为主业的上市公司。目前,公司总股本为36000万股,其中,安徽海螺集团持股32.07%,是公司第一大股东。
公司以生产优质节能门窗材料——塑料型材为主导产品,目前总产能达76万吨,除安徽芜湖本部外,还分别在广东英德、河北唐山、浙江宁波、新疆乌鲁木齐、四川成都、山东东营、陕西宝鸡等地建有生产基地,产销量连续12年位居行业第一,是国内塑料型材行业的龙头企业。
海螺型材在1995年建厂初期,年产能仅5000吨。作为当时的新兴产业,公司高起点从欧洲引进先进装备和技术,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并积极开拓市场,迅速取得了市场认可,产能规模不断扩大,至1999年,已形成年产10万的规模。
鉴于当时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为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2000年,公司通过资产置换,借壳“红星宣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借助于资本市场的放大效应,海螺型材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上升。2002年3月,公司公开增发了3000万新股,募集资金6.45亿元,为公司第二轮发展赢得了充足的资金。同年,公司在宁波、芜湖、唐山等地的项目分部建成投产,当年投产合计产能10万吨。2003年,公司募集资金项目芜湖三分厂年产12万吨项目顺利投产,年度产销量突破30万吨,跃居世界同行业首位,一举奠定了海螺型材在行业内的龙头地位。
2003年以来,虽然历经行业调整、金融危机、债务危机、PVC反倾销等困难,但公司始终专注主业经营,通过优化战略布点、完善营销策略、健全市场网络、加大新产品研发、调整产品结构、强化内部管理等措施积极应对,并把握行业调整的契机推进行业整合,不断巩固和提升了行业龙头地位,产销量连续12年位居行业第一,市场占有率达到30%。并围绕塑料型材产业链条,公司还涉及发泡板材、塑料加工助剂、精密模具等产业,有力支撑了型材主业的技术创新和核心技术的掌握。
在做好企业经营发展的同时,公司也大力推动了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围绕可持续发展,我国确立了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由于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0%,门窗能耗占建筑能耗的60%,为降低建筑能耗,住建部于2010年颁发实施的《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涉及标准》明确要求执行65%的建筑节能标准,并在《“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中要求进行大范围推广,鼓励北京等有条件地区推行75%的节能标准。塑钢型材产品因其环保、节能等特性,当仁不让的成为建筑门窗材料的首选产品。
相比铝合金型材,塑料型材具有明显的节能环保性能。塑料型材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使用清洁工艺,不会形成废水、废气或噪音,且塑料型材门窗可回收再加工重复使用,没有废弃物,对环境形成充分保护。而且生产能耗较低,生产1吨型材仅约需380度电,远低于生产1吨铝合金需1200度左右的电耗。在使用过程中,因塑料型材的导热系数是铝合金的1/1250,保温性能和气密性能好,比钢窗、铝合金窗节约采暖和制冷能耗30%以上。
到2014年底,海螺型材已累计生产600万吨塑料型材,可制作门窗面积约为7.2亿平方米,应用于36亿平方米的建筑物。因塑料导热系数较低,相比普通铝合金门窗,累计可以节约用电260.08亿元,节约标准煤1627.59万吨,减少悬浮物排放2.56万吨,减少CO排放量35.75万吨,减少SO2排放量41.21万吨,为国家建筑节能做出了突出贡献。
经过20年的发展,海螺型材已经由年产5000吨的加工企业蜕变为现代化的龙头企业,产品涉及上游模具、添加剂,下游门窗、板材等关联产业。海螺型材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塑钢门窗及塑料型材行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型材及门窗行业装备制造、行业体系、行业标准的形成,是目前中国塑料型材占据全球二分之一产能的重要的推动者,为引领和撬动中国塑料型材行业的定位和崛起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同时海螺型材的发展与成功,也坚定了中国塑料型材行业发展的信心,抑制了外资在中国塑料型材行业的发展。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培养了大批的行业管理、技术及市场人才。
未来,公司将围绕化学建材和建筑节能领域,发挥品牌、资金、管理、市场网络、战略布局等优势,在不断巩固塑料型材行业龙头地位的基础上,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加大对关联节能新材料的研发,为我国建筑节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海螺型材高端产品伊尔斯门窗合肥体验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