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新华书店的幕后:卖场与书籍之外

发布日期:2019-10-21  浏览次数:3465

      红底白字的招牌上印着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新华书店”,小手伸进侧边的防盗铁门便可以悄悄打开。和门口的老爷爷弯腰问个好,哧溜一下钻到满是爬山虎的小巷里偷点阴凉,右转便进了八十年代风格的楼梯,踢踢踏踏心里默念:一楼是卖场,二楼是书店,三楼是教材的阿姨们,四楼是妈妈的办公室……一轮念完,打着算盘捻着账本的妈妈就这样出现在了眼前。

       新中国成立的七十年、新华书店创建的八十二年、妈妈作为会计在书店的第二十二个年头、也是我走过的第二十三年——我是书店的孩子,与书店相伴相生。像是一场记录漫长年月的延时摄影,就这样路过与见证了时间洪流里,书店与家国的更迭变迁。

 

      幕后人:每一个书店人的存在都有力量

 

      谈及书店,闪现在多数人心头的第一印象大抵是与书籍相关:整洁的卖场、架旁侧身埋头捧书的孩童、卖场细致耐心的工作人员、以及店里萦绕不散的油墨香气。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箴言深入人心,新华书店也由此成为了学生时代伙伴们课后的归宿,演变成为一项静水流深精神象征。

       不过,对于儿时的我,“妈妈在新华书店工作”却一度成为了一件颇有些令人头疼、不知如何表达的事儿——

       每每有人提及,“你妈妈在哪儿工作呀?“

       语气不知不觉带上了骄傲,脆生生回:“看到学校旁边了嘛,就是那里,我妈妈在新华书店上班!“

       对方也往往透出些羡慕,“这么厉害!你妈妈是不是每天都能摸到看到好多书,还能在卖场里面走来走去?“

       我一愣,垂头不知如何回答,气势也突然弱了几分:“不……不是,我妈妈不在店里,她在楼上,是打算盘做账本的……”

      “妈妈在书店工作却不卖书“一度困惑了那时的我很久很久,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懵懂感受到了“价值”这个词复杂酸涩的含义。就像是一台璀璨夺目的舞台剧,追光只有一束,衣着鲜亮的主角在温柔的灯光下与观众挥手致意。而光照不及之处、红色幕布之后,更多的演员与工作人员正紧密运转着,共同维系这场剧目的成功。他们听得到所有的欢呼与掌声,而这些掌声,属于他们么?

       那时的我还太小,给不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往后的十几年里,我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小小舞台,开始参与一些团体合作性的事务,也更加真切地感受着团队分工的重要。而十几年间,我也看到了更多和妈妈一样,在幕后默默耕耘着的书店人们——

       教材仓库的伯伯们一年基本不得空闲,学期前忙着发教材,学期末赶着送寒暑期作业,教材书籍的量都以卡车来论,匆匆忙忙搭起的阴凉棚下人人都上了阵,一箱箱书分拣、清数、打包、配送,送书下乡送书到校,保障学生们的学习秩序;

       卖场的阿姨们每天的工作也绝不轻松,一方面,关注着卖场的温度湿度,温度高低影响读者们的阅读体验,空气湿度若是超标,书籍保存也会受影响,这可是贴心又必需注意的细节;另一方面,每本书是否躺在合适的位置上,新书能否及时呈现在读者眼前,书架品类的划分是否标准,看似简单的走动却是眼观六面耳听八方,给书籍们“捉捉虫”,读者找书便能轻松几分;

       还有门口维护秩序的伯伯们,精打细算管理好“看家账本”的会计们,运送教材的主力叔叔们……无论台前幕后,每一个书店人的存在都其价值,有其力量。“在生活的大海洋上,一滴露水也能歌唱。”

 

       幕后事:拥抱互联网时代的阵痛与转型

 

       说来有趣,论年纪而言,我是跟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但论互联网的资历,我却比不上妈妈和她书店的同事们,甚至连打字速度如今也依然没能追上。童年记忆里颇深的一项,是妈妈下班后留在办公室,对着电脑上的“金山打字通”苦练打字游戏,噼里啪啦键盘敲击间,她的打字速度也从最开始的一指禅、每分钟不过几十字逐渐娴熟,轻轻松松便能破百,也在一项一项打字游戏的陪伴中习得了打字技能。

       彼时的我多半是不太理解的:妈妈办公室的叔叔阿姨们怎么突然都不用算盘了,每天对着大背头的电脑敲起了键盘?办公桌上的纸质账本怎么也越来越少,不知从哪儿钻出来的打印机开始接过了活?妈妈脸上的焦虑和愁容来自哪里,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怎么又多出了不少之前从没见过的轻松与欢乐?

      “无纸化办公”、“一站式工作系统”、“互联网”、“电子账务”……这些简单朴素又概括性的名词之后,藏了太多老书店人在互联网时代拥抱变化的阵痛与转型。老会计们忍痛把娴熟的算盘收进书橱,转而从零开始学习电子办公,一把装订账本的好手艺也暂时搁置,对着excel教程摸索如何用函数快速求和;卖场的阿姨们开始建立电子书籍数据库,从“书架分类记在脑子里”向“书籍位置录在电脑里”过渡,帮助读者进行准确迅捷的图书定位。

       跳出舒适区,全面转向新时代的变化并不容易,其中也有着几多波折酸楚,然而,在转型完成的一瞬,却真正赋予了新华书店在新时代的生命力,也让一批一批的年轻读者能够将这一精神标识传承延续。

       我的硕士阶段学了新闻,闲暇时间也常运营一些自己的公众号。一个偶然,前些年在妈妈的朋友圈突然也看到了新华书店的公众号、企业订阅号——点开瞅瞅,推送频率颇高,内容质量也丰富多元,甚至还做了些h5的互动页面,兴味盎然。越看越觉得有趣,忍不住私戳老妈:“你们书店的新宣传平台做的不错嘛,我这个半专业的看了都想夸几句。”

       没过多久,对面发来段语音,隔着屏幕都能听出来的乐呵:“那当然!新时代新气象,大家都喜欢都在用的新东西就是我们要学的新事儿,跟着时代走才能不被淘汰。别小瞧我们,百姓生活变好了,新华书店怎么会落下呢?“

 

幕后音:今昔书店,与有荣焉

 

       从崇山峻岭到五湖四海,从一团火到漫天繁星,书店的八十二年、国家的七十年相伴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坚定的旅途。我也常想,书店之于我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从小与书为伴、如入宝山从未空手而回的幸运,还是看着妈妈和周围叔叔阿姨们默默付出一颗赤子之心的书店人幕后精神的影响,抑或是见证着书店在新时代的变化与革新、传递而来的拥抱变化的勇气无畏?

       如今的我依然稚嫩年轻,依然给不出新的问题的答案。但我比十几年前更清楚了几分。每当走在其他城市街头,看到新华书店红底白字熟悉的招牌总忍不住发给妈妈看时;每当遇见有趣的自带新意的独立书店、图书品类、环境设置,也想和书店的叔叔阿姨们分享几句时;每当看到书店相关的纸质或网络新闻,听到周围朋友评点新华书店新变化,自然而然生出几分骄傲时——这些时刻都提醒着我,“新华书店”的价值所在。

       今昔书店,与有荣焉。我只是千万个新华书店孩子的缩影,却有幸让自己的成长年月与新华书店交融在了一起,“小家”与“大家”在此交汇。七十年山河,新华书店的每一步也与家国相依,在卖场与书籍之外,在每一位新华人的陪伴下,一步步落下更坚实的印迹。

       (作品来源:皖新传媒 张鹤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