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以小家看大家

发布日期:2019-10-12  浏览次数:4198

         祖国是我们心中的眷念,是我们为之歌颂的大家。新中国成立至今已有七十年,我们看到了祖国的美丽蜕变,感受到祖国日益强大,感受到祖国带给我们的美好生活和憧憬。偶尔翻起一首诗作引起来我的注意,“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我饶有兴趣的看完了这篇偶成,忽然之间让我对家的变迁有了一个完整的回忆。

       历史的风吹回到1969年的那一天,在平静的巢湖岸边,在美丽的凤凰山脚下有这样一个企业,它是国家第四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企业现代化程度高,技术设备先进,在全国总共只有9家,堪称凤毛麟角。在这里有个洪亮的声音传来:“就从这里挖”!从此掀开了皖维壮丽的篇章。“多少沧桑事,弹指一挥间”,50年过去了,皖维员工以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坚强的斗志和不懈的努力,诠释着对皖维的热爱,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那时父亲和同事住进了筒子楼,说是家其实只是一间小隔间,十几个平方米中间用布帘隔开,里面是卧室,外面是客厅,住房中间的走廊就成了厨房,经常到这家混点饭吃,到那家吃点小菜。那时我还小,那时家里来亲戚十几个人过春节才能看到桌上有牛肉和肉圆,一个小方桌坐不下那么多人,年长的就蹲在旁边的角落里吃着饭。那时年味足,从远方回来的外公成了家里的明星,都围着他听他讲外面的故事。第一个家给了我生命。

       2008年注定是皖维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皖维人凭着临危不惧的定力,改革创新的魄力,一往无前的勇气和百折不饶的韧劲,九死一生,杀出一条血路,这十年是皖维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员工获得实惠最多的十年。那年我二十岁了。我的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个又小又暗的蜗居从我的视线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近八十平方,两室一厅的家了。这里有宽敞明亮的客厅,有精致整洁的厨房和卫生间,还有一个小阳台,在这里沐浴着阳光看着书,是我学生时代最难忘的一件事。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风雪严寒,我都可以吃到妈妈亲手烧的烧鸡,蛋饺等香喷喷的饭菜了。后来我们家添了漂亮的沙发和茶几还买了一台小彩电。一家人围着看还珠格格,容嬷嬷的“光辉形象”如今想起还让我牙痒痒。第二个家给了我温暖。

      几年前,在相关政策的正确引领下,皖维积极运作棚改区的改造项目,现在的新家给我的感觉可以用幸福来形容。不仅住房面积增加不小,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现在的客厅摆放着是55英寸超薄液晶彩电等,现代化电器一应俱全。这些如梦如幻的场景在以前都是一种奢望,在新家里成为了现实,第三个家给了我幸福。

       盛世年华,喜浪千叠。回首建国七十年,伟大的祖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沧桑的岁月已留痕,繁荣的盛世正俱兴。我的家经历过三次变迁,面积在增大,幸福在攀升。其实我家的变迁只是祖国几十年来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日月交际间皖维也从当时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现在信息化,专业化,标准化的上市公司,员工面貌积极乐观,企业前景光明灿烂;我们的祖国也在飞速的发展,一天比一天强大,一天比一天奋进,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

       “走的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在皖维建成50周年之际,回忆起过去的时光,是瞻仰,更是寻找初心。皖维人正怀揣着将皖维建成更美好的梦想,开始了开天辟地的事业。当我们的企业日益富强,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的时候,这份初心,依然没有改变。若将皖维这艘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这需要我们勇做时代弄潮儿,奋力扬帆,开拓进取。用尊重和包容的心态去体味浮沉,用创新进取的锐劲抢占机遇。以开放包容为帆,以务实合作为浆,推动皖维驶向更美好的彼岸。

       在这里,乱石嶙峋的岠樟可以逾越,伏枥长嘶的骏马可以疾驰,羽翼丰满的凤凰可以腾飞!

       (作品来源:皖维高新  俞帅)

分享到: